公告訊息

【經濟部能源局公告】核四機組並未完工、重啟曠日費時 綠能發展有完整配套 ,兼顧減碳與減汙

2018/08/01

   針對馬前總統、江前院長記者會表示支持以核養綠公投,經濟部今(1)日指出,臺灣地小人稠,核災發生機率雖低,但我國不論產業或民眾皆無法承擔此風險,而核廢料儲存及處理問題難解,同時核廢料處置場難覓,沒有地方政府及民眾能接受其在附近,若持續使用核能,核廢料處理議題將更難解決,不應留給下一代來承擔。馬英九前總統、江宜樺前院長推動以核養綠公投,無異飲鴆止渴。

一、以核養綠緩不濟急,核四重啟曠日廢時,無益綠能發展

(一)核四於2014年僅完成#1號機之試運轉測試,試運轉報告尚未獲原能會全部審核通過,仍有多項管制項目尚未完成審查,相關安全強化改善措施施工仍需時3~4年。
(二)目前核四處於資產維護狀態,若要啟用則須將已拆卸之設備進行回裝,經原能會審查、核准填裝燃料後,亦須經過1年之熱機測試才得以商轉,估計至少需時6~7年方能完成相關程序。況核四計畫預算已用罄,2013年台電公司曾初步估算若要啟動核四商轉,需要再投入約478億元之高額經費,現今初步預估尚不止此數,爰即便公投通過核四商轉,亦不可能即刻運傳,近日更無併聯發電之可能性。
(三)依目前低碳能源推動進程,屆時再生能源與天然氣接收站等低碳能源設施已逐漸到位,足以替代核能發電,以核養綠是假議題,無益綠能發展。

二、核廢料最終處置困難複雜,後端處理成本持續上漲

(一)核能發電所產生核廢料需進行最終處置,以免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其處理方式係將核廢料長時間貯存於設施中,透過天然障壁以及多重人工障壁方式,使其於放射性衰變至相當於自然背景水準前,能永久與生物圈隔離,凡此因有高度穩定地質條件、工程複雜性及高強度安全容器等要求,處理費用遠高於一般有害事業廢棄物。
(二)台電公司自1987年起,每年均依照當年度核能淨發電量與每度核能發電分攤率計算提列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工作所需資金,作為未來核能電廠除役及核廢料處理之用,原則上每5年會重新估算後端營運總費用,目前初估約需4,700餘億元(2017年幣值)。由於環境持續改變及技術不斷精進及民眾要求安全儲存標準提升,放射性廢棄物處置方式及所需費用也會隨之變動,近年估算後端處理成本持續上漲,以核養綠無異引鴆止渴。

三、以核養綠並非國際趨勢,主要國家非核、減核立場並未轉變

(一)日本決定持續使用核電,主要係基於能源多元化考量,並未採取以核養綠策略。其重啟核能機組前皆須向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申請三項嚴格且程序繁複之審查,在民眾及地方政府反彈下,重啟核電計畫並不順利,現有35部(不含興建中)核電機組中,僅9部機組重啟。
(二)國際上包括德國、比利時及瑞士已分別宣示在111年、114年及123年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其中比利時政府今年提交新聯邦能源戰略進內閣,仍維持114年前逐步淘汰境內7部核電機組目標,而瑞士在去年公投以58.2%通過「能源戰略2050」,並未改變廢核目標。

   經濟部強調,能源轉型策略思維以「非核家園」、「穩定供電」、「改善空污」及「合理電價」為主軸為目標,並在能源多元、自主及潔淨下,規劃未來我國能源組合及發展路徑。能源轉型是現在進行式,且已有明顯成果,政府未來將繼續堅持「核一、二、三不延役、核四不啟封不運轉」,實現非核家園及能源轉型目標。

發言人:經濟部能源局李君禮副局長
聯絡電話:02-2775-7702、0936-250-838
電子郵件信箱:chunlee@moeaboe.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能源局翁素真組長
電話:02-2775-7710、0910-087-942
電子郵件信箱:scweng@moeaboe.gov.tw

媒體聯絡窗口:經濟部能源局夏峪泉科長
聯絡電話:02-2775-7705、0910-668-295
電子郵件信箱:yhhsia@moeaboe.gov.tw